金圣叹(1608-1661)是国人所熟知的小说点评家。他所批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为民族特色的小说戏剧批评确立了最高典范,而他本人终以“哭庙案”的罪人被处决,所以生平事迹就没有资格进入官方正史。这样,广东曲江文人廖燕(1644-1705)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寓居苏州时写的一篇770字的《金圣叹先生传》(一下简称《金传》)就显得弥足珍贵,至今作为可以依凭的可靠生平资料被多方称引。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篇出自廖燕之手的传文所呈现的,是真实的金圣叹呢?还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理想塑造出来的金圣叹? =N<ay}GF
q
G$md?MJL
“传”体文创自司马迁《史记》,唐宋时在韩、柳、欧、苏等古文家那里演变为一种文人著述体式,创作了诸如《毛颖传》、《种树郭橐驼传》、《方山子传》等颇有寓言特质的“传”体文,这种文体从此具有了“寓意”特征。明代文体学家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总结“传”体的演进历史与特征云:“按字书云:‘传者,传也。’纪载事迹以传于后世也。自汉司马迁作《史记》,创为列传,以纪一人之始终,而后世史家卒莫能易。嗣是山林里巷,或有隐德而弗彰,或有细人而可法者,则皆为之作传,以传其事,寓其意;而驰骋文墨者,间以滑稽之术杂焉,皆传体也。”[①]徐师曾将太史公所创之史传文与后世作家别集中作为著述文章的“传”做了区分,指出后者的一个重要特征:“传其事,寓其意。”强调著录于作家别集中的人物“传”以创作为目的时所具有的“寓意”特征。其实何止是文人创作的“传”体,古代文人借撰著之笔而寄寓情怀、表明心志是常有之义。西汉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就是借屈原之冤,以明自己之志的。“其叙述中所流露出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烦冤悲愤之情,不仅是表白屈原,亦实际是表明他自己。这正是把他的处境的困惑及心理危机感,向一位新即位的青年皇帝投诉。这一投诉也收到了相当效果,使他的王位,安静了十余年之久。”[②]《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举“发愤著书”诸事,中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断定左丘明为失明者。清人戴名世以为这纯属司马迁臆测:“又因其名‘明’而遂谓其失明,附于孙子膑脚与己之腐刑,以致其悲愤之意,而后之人遂称左氏为‘盲左’。”[③]戴名世的辨析实际上表达了与二十世纪的新历史主义相似的态度:我们信以为真的历史实际上有可能是著述者基于自己的身世经历的臆想。太史公刑余之人,身体废疾,“发愤著书”强烈意识支撑下的历史想象便很有可能将左丘明这样的伟大作家想象成与自己一样的废疾之人。我们同时还会联想到,太史公在记述中所特别属意的张良、韩信众多优秀人士“忍辱”特征,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忍辱著书寻找某种精神支柱。原本客观的历史,处处可见作者的影子。 te[4" $
K^2Sc0"o3
带着上述认识,将《金传》与《廖燕全集》中其他诗文合读时,明显感到这短短七百余字的传文中所呈现的金圣叹之为人行事,却处处显露着廖燕自己的影子。我们想从相距不远的记载中看到一位真实的金圣叹,看到的却是金圣叹和廖燕的合体。到底哪是金圣叹?哪是廖燕?已很难区分,本文将传文中廖、金合体因素分三部分加以疏证,以显明《金圣叹先生传》的“寓意”特征,同时为金圣叹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F/5>:^\f!^
RZ?k atQs
一、“诸生”与“绝意仕进” S2hf7,Zsd
k`ETZP6
《金传》开篇云:“先生姓金,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诸生”实在是没必要标举的一个名号,廖燕却要刻意提及,并在下文强调圣叹“鼎革后,绝意仕进”[④],大约与廖燕生平有关。廖燕生于明亡之年,虽然没有经历“鼎革”之变,但与金一样,在别人孜孜于科举时,他却在二十多岁就弃功名不顾,这成为廖燕生平标志性特征。“诸生”即民间所说的“秀才”,年轻学子通过乡试即可赐予“诸生”名号,从此可以进入科举序列通过层层考试而获取功名了;但如果拒绝科考,就等于放弃功名,最后只能以“诸生”终老了;以诸生终老,对读书人是最不体面的一件事。读书为了功名,功名是读书的理由。但廖燕的特异处却在于读书写作却并不参加科考。他五十五岁所作《鱼梦堂集题词》云:“余弃制举业而专攻古文词,历三十载于兹,今已有五十有五。”[⑤]说明他二十五岁左右就放弃了科举制义的写作,而专攻诗古文词。关于八股文和古文词的关系,在清初有两种意见,一种以为八股文和古文词在目的和方法上截然不同;另一种以为八股文和古文词没有本质区别,可以相互促进。如戴名世(1653-1712)就以为“文章风气之衰,由于区古文、时文而二之也”[⑥],以为人们刻意区分古文和时文恰恰是对文章风气的破坏,古文、时文不应该有价值上的高下优劣之别。而廖燕坚持认为古文和时文有不同的目的和创作机理,鄙视八股文而坚持作古文。廖燕有《作诗古文词说》,以为作八股的目的在于“售”,而“售”与“不售”,“其权在人而不能必之于己”,基于外在功利目的,这样的文章仅为一种技术性操作而无关乎作者主体人格及喜怒哀乐。他进而指出,天下之乐莫如读书,而读书之乐又莫如作文;天下古今之书尽可以读,而古今之文亦尽可以作,何必要孜孜于八股?“予因弃八股而从事于古文词”,是因为“搦管构思,无父兄师友之督责,亦无主司取舍荣辱之虑,总之惟取胸中之所得者沛然而尽抒之于文,行止自如,纵横任意,可得读书为文之真乐”。“迨文之既成,则把杯快读,自赞自评,非者去之,是者存之,至佳者精者,则浮大白以赏之,权在己而不在主司。”可尽得自主为文之乐趣。“呜呼!人寿几何,忽焉老去。与其习不能必售之时文,何如从吾之所好之为愈也,故予弃彼而取此也。至乐与不乐,则作者能自得之,非予一人之私言也。”[⑦] 他把作古文而弃时文的理据,归之于吾心之乐与不乐[⑧],有一种来自晚明的率性特征,也正是廖燕与金圣叹共有的性格。 U(YYA*l1\
.{*~OA.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作者五十六岁时,还特意作《辞诸生说》,表明自己对科举制度的决绝姿态。他以为“诸生”仅为朝廷爵禄之称,非万世功名,“功盖天下曰功,名垂万世曰名。诸生为四民之一,其何功名之有!微独诸生,即等而上之,虽擢上第,历大官,称王侯将相,当时则荣,没则已焉者,不知几千万如斯也。而辄谓之功名得乎哉?”[⑨]每每读到此处,无不令人嘘唏感叹。十七世纪末,差不多与牛顿完成他伟大的物理学发现同时,中国南方的一位文人正准备放弃科举给他的“爵禄之称”,而不幸的是,他手头只有早年乡试时县令给他的“诸生”名号,这是一个太微不足道的名号,辞与不辞都不足以引起太多的注意,但他还是大张旗鼓地写了一篇文章,对外宣称自己不再是“诸生”了。1706年,就在廖燕以布衣凄然辞世的第二年,英国安妮女王册封物理学家牛顿为爵士,而中国皇室却总是把最宝贵的赏赐给予那些八股文高手。明清时代,当世界正在进行产业革命时,中国却不断地将民间能量导向空洞无聊的八股文写作。这样的写作,只需“略取朱(熹)注、程注而附会之,便可抗元夺魁,则此题之知与不知又可勿论已”[⑩],大约正是看到了科考无关于真才实学,应付科考也不必对某些议题有独到见解,也不必洞明世事,练达人情。这样,朝廷之爵禄亦无关于天下之功名。正是出于对这一事实的义愤,他才绝意仕进的。 | bo
G
re_\ze
也正因此,廖燕把金圣叹明亡后没有出去做官视为“绝意仕进”。而并没有交代,是因为没有机会做官呢?还是如廖燕那样不愿做官?总之,“明诸生”、“绝意仕进”所显示出的一种卓尔不群的人格气象,既属于廖燕,也属于金圣叹。 /XA"xS8
B`NSHuQLS
二、“为人倜傥”、“好饮酒”及借钱不还 K))W=po|
xT/AEf?k
《金传》接下来描述金圣叹的性格特征:“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金圣叹为人之“倜傥高奇,俯视一切”,主要指其性格中率性放旷、不拘礼法的一面。金圣叹生于晚明的苏州,行事风度有狂禅气象。归庄《诛邪鬼》专以攻讦谩骂金圣叹为能事,说他“贪戾放僻,不知有礼义廉耻”;并诬其“奸有服之妇人”、“诱美少年为生徒,而鬻之于巨室为奴”[11],简直是百年前明朝礼部侍郎张诚宇弹劾李卓吾的翻版。但却只字不提金圣叹的嗜酒,大约喝酒并不足以成为一个人的罪责,反而能够显示其洒脱超俗。关于圣叹先生对酒的态度,徐增(1612-?)为其《才子必读书》所作的序颇能说明问题:“圣叹性疏宕,好闲暇,水边林下是其得意处也,日辄为酒人邀去,稍暇又不耐烦。或兴至评书,奋笔如风,一日可得一二卷,多逾三日则兴渐阑,酒人又拉之去矣。”[12]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杜甫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饮中八仙歌》),酒对文学家而言,一直是值得称道的符码,文人们既以此称赏别人,也自明心志。金圣叹《夜坐吟》云:“冬夜夜坐坐转寒,四更犹浅三更残。酒停酌,琴罢弹。”[13]以琴酒入诗,清寂中颇显洒脱。廖燕也嗜酒,以“酒人”自诩,称自己“只识杯中物耳”[14]。把酒看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他说:“杯中一物,便是富有四海,傥再多求,是天子思玉皇,毋乃过贪。”[15]《醉榻解跋》亦云:“予时过其处,与牧霞三人辄浮白共卧,醉榻之名不虚矣。然予犹未尽予量,予将以四海为酒,大地为榻,醉则酣寝其上,鼾呼之声达帝座,以问藕男然乎否也。”[16]借酒抒发阔大之襟怀,有刘伶《酒德颂》的气势。《荷亭文集序》即依据刘伶和李白事迹专门论及文章与酒的关系,以为“酒实为文章之先驱”,“然文章成,只见文章而不见酒之功,酒有功于文章而文章实无负于酒,遂觉诗酒文章中别开一天地”[17]。文人与酒实有千古不解之缘,文章尚旷达,酒兴实可开启文思。 q{=(gC%>
_yr~wq4l
除了以酒兴开文思,廖燕尤以把酒品文为乐。他经常对好文章“浮大白以赏”[18],“或对酒阅次,笔墨不便,即将箸蘸酒圈批,酒痕直透纸背,或有湿烂者,盖一时兴会所至”[19]。廖燕传世的三种传奇中,最得意的是《醉画图》。该传奇以自己为主人公,形象展示了把酒赏文,与古人同醉的动人场景。“酒”在这里成了颇具象征意味的符号,表明酒和文章在他的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正因为“酒”是廖燕文人生活中经常存在和不断呈现的词眼和意象,会信笔拈来。当廖燕说金圣叹“好饮酒”时,他实际上已经将这位前辈引为同道知音了。 {n?;%zqsx
G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