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再“跑油”说起-油站今昔 K{- {r>(
`LM#h!h
}ZwZ3|*s1
崔英春 mSsD)P$
2009年8月25日下午,笔者来到中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三厂三矿北四联油站。这个1987年投产的老站,正在进行施工改造,很多地方都得跳着走,绕着走。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在清罐现场顶着太阳监督施工的班长刘革庆。他的红工服上溅了好几道泥点子,脸上汗津津的。提起这些年的变化。刘革庆说了一句话:“22年站里最大的变化是,自动化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只要照规矩做,跑油、冒罐的事几乎是不可能!” }xG}Y-X+
刘革庆指给笔者看前面这个11.8米高的2000立方沉降罐。他说,刚投产时,值班工人每两个小时就要跑出去看一遍液面,冬天的晚上,要俩人披着大棉袄,结伴打着手电筒出去检查,又冷又害怕不说,赶上压力不稳时,还要爬到大罐上,用手摸管壁温度来掌握液位。不管岁数大小,上下一个来回,腿全都哆嗦。 mVU+muJy
晚上值班,如果小站来液压力不稳,一时看不住,还保不准要冒罐,这可是严重事故,站上投产第二年,就发生了一次。值班小青年儿打瞌睡,没及时检查,造成跑油冒罐,结果被通报批评,全队会战干了好几天。所以,过去要保证安全生产,没别的法子,靠的就是死看死守。 2_`X~/h@
1988年,厂里给站上配置了一套自动化仪器,可是太先进,谁也整不明白,电工姜军和当时技术员孙达一起研究说明书,又技术翻书,又请教专家,在站上蹲了十多天没回家,两个“土八路”愣是把这套洋玩意儿搞通了,陆续在站上好几个岗位投用。实现了不出屋就能看液面,液位高了还有报警,而且,有些阀门一按按钮就能自动控制,一般都不用抡管钳了。刘革庆清楚地记得,女工石秀兰一时不适应,还有点信不着,好几次特意到外面检查回来对比,后来也就放心了。这在当时是全油田第一家,很多单位来学习请教,直到今天液位显示仪和自动化报警设备都更新换代了好几辈了,但当年有些东西还好使呢! '\!^Lt
在没有实现加热炉用电子自动点火的时候,都是人工引火,女工们对这事都有点打怵。1990年,实习女工张艳华不敢点火,求技术员帮忙点,第二次还不想点,被领导骂了一顿。尹玉玲说,现在特别省事,按一下按钮就行。跟家里的电子打火炉具一样安全好用。如果漏气、灭火都会自动报警,值班安心多了。 PVE/UB
9
技术员王秋菊说:“方便是方便了,设备也先进了,动手的活少了,技术含量更多了!用着简单,但出了问题,没技术可就得傻眼了!” 所以,在油站,没技术是吃不开的。王秋菊翻着笔记本和笔者一个一个如数家珍:“油站班组14个人,邢晋勇是公司级工人技能专家,加上今年刚考上的魏泽伦,还有曲岩、高慧兰、尹玉玲、刘革庆、赵哲吉不算调走的就有6个技师!”这个比例在全厂也是最高的了!北四联支部书记荣斌笑呵呵地说:“可以说,油站就是技师的摇篮。” ;: /'4?{
王秋菊意犹未尽:“油站人爱琢磨,很多妙招都用到了工作上。上一任老班长邢晋勇,琢磨出来的收油泵与污水泵流程改造、锅炉补水泵加装加药漏斗,都解决了大问题。这回,作为油田公司的技能专家去西安考察了!要知道,全厂可只有两个人!” Us_aDd*
笔者感言:22年来,小站已经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造,如今又在进行外输干线改造,每一次改造之后,设备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人员素质也更加过硬。就在距离北四联油站不到10公里的地方,大庆第一个飞机场刚刚建成,9月1日即将通航首飞。令油站人骄傲的是,机场高速路的高架桥恰好从站门口擦肩而过。碧绿色的桥栏杆同粉红色的站墙交相辉映。更令他们欣喜的是,在轻松加愉快的日常管理之外,更能腾出精力抓紧改善面貌,提高标准,精细管理,为大庆的百年油田建设贡献力量。
|
一共有 7 条评论